青春与雷锋同行 奉献与时代共振——2024年学校深入开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品牌活动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5-04-07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志愿服务,一曲青春奉献的时代赞歌。长期以来,时博官网平台将学雷锋活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教育引导时博官网平台学子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郭明义式”大学生。2024年,“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在时博官网平台校园内外蔚然成风,广大师生心中忆雷锋、口中讲雷锋、行动学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思想引领,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雷锋精神如和煦春风,吹拂着无数青年的心田。一年前,在学校龙源公寓广场现场,同学们驻足在“春风送暖 ‘锋’行万里”的宣传展板前,用签字笔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另一旁的条形桌上,红色封面的《雷锋日记》被路过的学生依次翻阅,他们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纸笔,认真抄写雷锋经典语录,追寻雷锋成长的足迹……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校党委副书记孙晓华在去年学校举办的《雷锋日记解读》首发式上表示,“希望广大师生深入研读《雷锋日记解读》,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和时代内涵,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服务人民、自强不息。”
2024年,学校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入脑入心,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团校、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专题政治理论学习作用,不断加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研究阐释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多场主题宣讲活动。“春风”辅导员讲师团和学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深入师生群体中介绍劳模,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思政课教师走进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中心的集体观摩课堂,通过“赓续雷锋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的教学课学习,进一步挖掘把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落脚点”,着力把雷锋精神的学习、理解、体认,从讲授者的“头部”,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们的“神经末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去年4月,在鞍钢齐大山铁矿采场路,校领导带领千余名师生跟随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郭明义的脚步重走矿山路,一起听郭明义深情讲述雷锋从湖南望城奔赴鞍钢、淬炼青春的奋斗故事,一同细数郭明义在矿山路上年复一年留下的辛勤汗水与足迹。
参加活动的土木学院测绘2021.1班宋梓尧说,作为学校“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队长,我和我们的团队走遍学校、走遍鞍山,传递青年人的爱心与能量。和郭明义老师一起走矿山路,不仅加深了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激发了奋斗的热情。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
实践育人,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雷锋精神是穿透时代的精神坐标,体现着“上”与“善”的时代内涵。在思想引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时博官网平台学子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去年3月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十周年,时博官网平台与郭明义爱心工作室联合举办“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十周年纪念邮资封”首发仪式,特别设计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十周年纪念邮资封和明信片。活动中,学校“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与郭明义老师一道,再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内容,互相交流志愿服务实践感悟。
一年时间,学校“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民生之窗”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脚下踩泥土,心中盛爱意。他们走进乡村、走进社区,为乡村学子义务支教,将“生机盎然”栽在百姓身边。他们齐聚校园,“大手拉小手”向鞍山市中小学生讲解时博官网平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术氛围;前往养老院,倾听老人们讲昨日往事,用精心准备的节目表演赞颂夕阳之美。他们走进课堂,将“少年儿童守护计划”管道保护主题宣讲送给中小学生;组织并带头踏上采血车,无偿献血诠释青春热血。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募集资金、物资送往甘肃震区,学生志愿者在震区当地配合开展物资分发、心理疏导、自护教育等工作,彰显时博官网平台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各学院的志愿者们同样在积极行动着。土木学院走进鞍山市长大社区和柏剑“梦想之家”,邀请雷锋工友易秀珍老人分享雷锋故事,向“梦想之家”捐赠书籍、衣物。应用学院、材冶学院分别走进“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立山区育智学校,给小朋友送去文具、书本、衣物,和他们一起打扫卫生、做游戏。建艺学院联合校医院开展“红丝带”防艾和禁毒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发放预防艾滋病手册,现场讲解禁毒知识。电信学院学子参加“绿满辽宁·防火先行”爱民拥警志愿服务活动,在千山风景区向市民发放“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宣传单”。国际教育学院学子和来华留学生代表组成“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向“梦想之家”的孩子们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教给他们不同语言的日常用语。经法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普法宣讲团”为云科社区居民答疑解惑,助力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围绕学校发布的21个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这一年,依托“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民生之窗”团队以及各学院志愿者组织,学校的团员青年、志愿者深入慈善机构、社区、养老院、千山景区等,广泛开展乡村振兴、关爱老兵、应急救援、关爱孤独症儿童、环境保护等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当好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创新形式,让雷锋精神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两代雷锋”出在鞍山,就在身边的红色资源优势,将雷锋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与学校“因钢而立”、为冶金工业培养钢铁英才的初衷融合,不断创新引领学生深刻领会雷锋精神内涵。
去年6月12日,学校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运用图文、视频、实物展览等手段和雕塑、油画、沉浸式讲解等艺术形式,全面展示了学校70多年来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为学校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深化学雷锋活动,推进辽宁省、鞍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
基地启用后,学校陆续组织师生实地参观学习。教师代表说,从雷锋到郭明义,再到学校“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家在新建成的教育基地里,通过创新性的观展体验模式,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回忆起过往参与爱心活动的点滴。未来要继续从我做起,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做起,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培养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学校原创的雷锋题材舞台剧《恰在青春时》去年再次展演。剧组充分发挥艺术学院师生的专业优势,并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下,经过对剧目进行修改完善和多次排演,最终将“更新版本”呈现于师生面前,再度收获不俗反响。
此外,曾获中国好人、感动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物·英魂引路人殊荣的杨宁老人去年被邀请到校,为大学生志愿者分享他义务寻亲工作中的心路历程。雷锋班第二十二任班长吴锡有受邀作讲座,以《弘扬雷锋精神 用青春和奋斗守护“中国红”》为题,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影像、一篇篇文字还原一个有血有肉、阳光向上的真实雷锋形象。
学校还举办学雷锋主题微团课大赛,参赛学生选取如郭明义等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多媒体手段诵出他们心中的“雷锋之歌”;以“互联网+学雷锋”模式探索学雷锋活动新形式、新载体,开展“‘易’起学雷锋”网络思政教育活动,通过校院两级学工微信公众号,开展重读《雷锋日记》活动,分享心得体会;与鞍钢雷锋纪念馆签订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共建共育协议,选派学校优秀宣讲员担任鞍钢雷锋纪念馆讲解员,积极开展实践教育。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青春志愿,永不止步。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品牌效应,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党委宣传部 吕轶卓)
编辑:张璐